原标题:正式宣告债务违约,融创中国称,4月份陆续到期的4笔美元债务无法优先使用票据利息偿还
优财网5月14日报,5月12日早间,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,公司4月陆续到期的4笔美元债优先票据利息,无法在相关的宽限期内进行利息偿还。后续,公司将寻求相关债务的整体解决方案,以更好地保护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。
这4笔美元债均为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优先票据。截至公告发布时,其中一笔债务的宽限期已满,融创未能支付约2948万美元的利息,另外三笔债务的宽限期将在未来15天内陆续到期。这也正式宣告了融创债务违约。即使在体量庞大的房地产业,融创也算得上是“航母级”房企。近些年,通过对资金杠杆的熟练使用和大胆的并购策略,融创的规模快速增长,并稳居行业前五。2021年,融创实现销售额5974亿元人民币,位居第三。
2020年下半年,以“三道红线”为主的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政策出台,释放出降杠杆的强烈信号。2021年下半年,信贷政策收紧,房地产市场销售下滑,一度被高增长掩盖的资金安全问题浮出水面,房企债务违约的案例也陆续出现。融创的债务问题已有迹可循。受严峻的行业环境影响,2021年融创核心净利润遭遇腰斩,归母净利润下降85%。今年3月,融创曾推动两笔债券展期。同时,融创正频繁处置旗下的资产。
未来几个月融创还将有多笔债务到期或面临回售,留给融创的时间不多了。融创资金问题的蛛丝马迹,可以追溯到去年9月。2021年9月24日,一封融创绍兴公司向当地政府发出的求助信在网上流传,引发融创旗下美元债大跌。2021年6月3日以来,绍兴多次出台楼市管控政策,民众市场信心受到重挫,购房意愿大幅下滑,企业现金回流也受到影响。同时,一直给予资金支持的融创集团,“现金流流动性也碰到了很大的障碍和困难”。
随后,融创在声明中称此举为内部“误操作”,并表示“集团整体经营健康”。2021年上半年,融创实现销售3208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64.3%;实现毛利199.8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2.5%。按照“三道红线”的标准,融创仅“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”一项未能达标,位于“黄档”。到2021年8月,融创的累计销售额已达到4151亿元,同比增长33%。
偿债能力方面,截至2021年6月30日,融创的现金及等价物超过1000亿元,足以覆盖910亿元的短期债务。但隐患仍然存在。截至2021年年中,融创的有息负债规模仍然超过3000亿元。且存货规模不断增长,超过6000亿元,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接近七成。这也反映出融创库存较大、负债过多的现状。除非融创能够快速实现销售,或拓展其他资金渠道,否则资金压力很快就会出现。
事实上,在制定2021年策略时,融创就比较注重资金的安全性。到2021年下半年,降负债、降融资成本、提升评级的目的更加明确,融创甚至不惜牺牲对规模的追求。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在2021年年中业绩会上表示,“规模缩小一点或者没增长很正常,要把规模适应整个市场。”
但由于市场迟迟不见好转,融创只得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善现金流。从去年6月到12月,融创持续出售所持有的贝壳股票,共套现10.84亿美元,约合近70亿元人民币。这些股票是在2017年买入的,当时,链家正在进行C轮融资(此后通过镜像协议转移到贝壳)。
债务的通常形式是金融工具,债权人可以是个人、银行或诸如退休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,它们借出资金是因为相信债务人将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。债务工具有确定的期限和到期日,通常按固定的利率付息。债务工具的购买者均有不需马上使用的资金,希望在自己动用这些资金之前,能够赚取利息。利息是对债权人在一段确定的时间内不使用这些资金的一种报酬。
当年11月,孙宏斌向集团提供4.5亿美元无息借款资金。另外,融创还寻求将旗下的多个项目进行出售。今年4月,融创推动第一笔公募债券展期,方案以82%的高票获得通过。自2021年10月以来,融创通过股权配售、大股东无息借款、资产处置等途径持续回血,总计可回笼资金约400亿元。
但这些举措似乎并未全部成行。受春节后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,叠加上国际评级机构对公司评级的大幅下调影响,公司此前为应对3月份及第二季度流动性需求所推动的专项融资、资产处置等资金方案难以落地。与此同时,债务压力却在不断逼近。2022年3月,融创推动“20融创01”和“21融创03”两笔债务展期。作为增信措施,孙宏斌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。
2022年2月,融创中国正在与包括信达在内的四大AMC机构进行合作洽谈,每家拟合作规模均为百亿元级。但合作内容是基于项目层面,还是公司战略投资层面,具体不得而知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,到目前为止,上述谈判尚无实质性进展。
无独有偶:资产负债率超95%!连续亏损众信旅游是否存债务违约风险?
疫情影响之下,旅游业复苏仍需时日。从日前披露的业绩数据来看,作为旅游产品和服务运营商,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处境艰难。众信旅游2021年报显示,公司年内实现营业收入6.84亿元,同比下滑56.19%,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-4.64亿元。
不容忽视的还有众信旅游目前的现金流状况。截至2021年底,公司短期借款、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、长期银行借款、应付债券以及其他应付款共计18亿元,已经远超公司货币资金余额。
对于众信旅游的业绩状况,深交所对其发出年报问询函。根据要求,众信旅游需要说明近三年来营业收入持续下滑的原因,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,是否存在营业收入继续下滑的风险。同时,公司还需要就“是否存在短期偿债压力,是否存在债务违约风险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”等问题进行说明。
众信旅游2014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,公司主要从事出境游批发、出境游零售和商务会奖旅游业务。作为国内最大的旅游批发商之一,疫情对于众信旅游的业务带来较大影响。2020年1月27日起,公司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“机票+酒店”旅游产品。截至2021年报告期末,出境旅游尚未恢复,其旅游批发业务受到较大影响。
从财报数据来看,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开始出现大幅下滑。2019年至2021年,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6.22亿元、15.61亿元、6.84亿元,其中2020 年、2021年分别同比下滑87.63%、56.19%。
营收下滑的同时,公司净利润连续两年出现大额亏损。2019年至2021年,众信旅游净利润分别为0.68亿元、-14.8亿元、-4.64亿元。报告期末,公司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。
在年报问询函中,深交所要求该公司结合行业发展、受疫情影响情况、主要客户的变化情况以及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,说明近三年来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滑的原因,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、是否存在营业收入继续下滑的风险。此外,众信旅游的现金状况也不容乐观。报告期内,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2.57亿元,同比下降 245.35%。
年报显示,2021年末众信旅游资产负债率达95.31%,货币资金余额7.56亿元,短期借款、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、长期银行借款、应付债券以及其他应付款共计18亿元,且可转债余额为4.55亿元,将于2023年12月到期兑付。
优财金融网(UCAI123.COM)为您延伸阅读:
债务违约,经济学名词,主权债务违约风险 , 即由于东道国政府停止支付或延期支付 , 致使外商无法按时、足额收回到期债权本息和投资利润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 第五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,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,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。
原标题:正式宣告债务违约,融创中国称,4月份陆续到期的4笔美元债务无法优先使用票据利息偿还
感谢您对 优财网 的支持
声明:优财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!若有疑议请发送邮件到lnddygya3@tom.com,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审核处理。